我沒像圣西尼建議的那樣參加短篇小說評獎。但是,參加了我和他發(fā)現(xiàn)的最近那幾次比賽。我一個獎也沒拿到。圣西尼在堂貝尼托和埃西卡兩地的比賽中再次一稿兩投,原先的題目是《馬刀》,到了埃西卡改名叫《雙劍》;到了堂貝尼托,改名叫《利刃》。在鐵路公司贊助的比賽里,他獲得了鼓勵獎,不僅給獎金,還給一張免費火車票,一年內(nèi)可在全國鐵路系統(tǒng)里乘車。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知道了他的一些事情。他住在馬德里一處公寓里,有老婆和獨生女——十七歲,名叫米蘭達。另外與前妻生有一子——不知在拉美的什么地方,或者這是他的猜想,名叫格雷戈里奧,三十五歲,是記者。有時,圣西尼給我講講他為了尋找兒子的下落在人權(quán)組織或者歐盟的人道主義機構(gòu)活動的情況。在講述這些情況的信中,口氣是沉重而單調(diào)的,好像圣西尼借助書寫官僚機構(gòu)中的迷宮來驅(qū)趕心中的幽靈。有一次他告訴我,格雷戈里奧五歲時就不跟他一起生活了。他沒再說別的。但是,我想到了五歲的格雷戈里奧,想到了圣西尼在一家報社的編輯部里寫作的樣子,一切都難以避免了。我還想到了格雷戈里奧這個名字的問題,不知為什么我得出的結(jié)論是:格雷戈里奧這個名字是在不自覺地紀念格里高利·薩姆沙。這個想法,我從來沒對圣西尼說過。但是,一說到米蘭達,圣西尼立刻就高興起來:米蘭達年輕,野心勃勃,要吞下全世界,有種難以滿足的好奇心;另外,他說,米蘭達美麗又善良。他說,這像格雷戈里奧,區(qū)別只是她是女孩(廢話),還有不必經(jīng)受我大兒子身上發(fā)生的事情。
后來,圣西尼的信越來越長了。他住在馬德里一個乏味的居民區(qū)里,公寓有兩間臥室,客廳兼餐室,廚房和衛(wèi)生間。一聽說我的住房面積比他大,我吃了一驚,覺得不合理。夜里,圣西尼在餐室寫作,“因為夫人和女兒已經(jīng)入睡”,加之,他抽煙很兇。他的收入來自不定期的編輯工作(我估計是修改譯文)以及參加各個省級文學(xué)比賽。由于出了很多書,時不時地會有匯款寄來。但是,絕大多數(shù)出版社常常忘記支付稿酬,或者是倒閉后無力支付。惟一能給他繼續(xù)掙錢的是《烏加特》,是由巴塞羅那一家出版社買下的。不久,我明白了:他生活在貧困中,不是赤貧,而是中產(chǎn)階級下層的貧困,那種不走運、過得去的中產(chǎn)階級。他老婆(名字很怪,名叫卡爾梅拉·薩德赫曼)偶爾做些出版方面的工作,私人開設(shè)英語、法語和希伯來語的課程,但是不止一次不得不干清潔衛(wèi)生的活計。女兒一心讀書,因為念大學(xué)已經(jīng)是迫在眉睫的事了。我在一封信里問圣西尼:米蘭達是否也搞文學(xué)?他在回信里說,看在老天爺?shù)姆稚?,千萬別搞文學(xué)了。我女兒打算學(xué)醫(yī)。
一天晚上,我寫信給他,向他要一張全家福。把信交到郵局后,我才意識到我是想認識米蘭達。一周后,照片來了,拍照的地點大概是郊野公園,上面有一位老人、一位中年婦女和一位姑娘:留著直發(fā)、瘦高、胸脯豐滿。老人露出幸福的微笑,中年婦女在望著女兒的面龐,好像在說什么。米蘭達表情嚴肅地看著攝影者,樣子很感人,讓我心動。同時,圣西尼還寄來了另外一張照片的復(fù)印件。上面有個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小伙子,相貌特征明顯:嘴唇薄,顴骨突出,天庭飽滿,身材肯定高大、健壯,眼神自信地望著鏡頭(是照相館里的作品),也許還有點不耐煩。他是格雷戈里奧·圣西尼,是失蹤前的照片,二十二歲,比我年輕很多,可是成熟的神情讓他顯得年紀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