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佛陀的苦行、頓悟和反叛
每一個佛教徒都有自己的朝圣地,漢族人喜歡去普陀山,藏族人則選擇了拉薩,或者去神山岡仁波齊,尼泊爾人選擇藍毗尼。然而,有一個圣地卻是全世界佛教徒都向往的,那兒被當做宇宙的中心,它就是位于印度比哈爾邦境內(nèi)的菩提迦耶(Bodhgaya)。
菩提迦耶的大菩提樹下,每天都會迎來無數(shù)的善男信女,他們面向著樹旁的摩訶菩提塔念誦著經(jīng)文,或者頂禮膜拜。在這棵樹下,佛陀曾經(jīng)通過修行,參悟了后來的佛教教義。
我從瓦拉納西坐火車抵達附近的迦耶(Gaya),再轉汽車到達菩提迦耶時,恰好前幾天剛在這兒舉行過一場盛大的佛教法會。此刻,那些參加法會的信徒還沒有全部 散去,在摩訶菩提塔的周圍,各種各樣舉著轉經(jīng)輪的人們紛紛攘攘,樹下的空地上,一群群的人們席地而坐,聽著錄音帶中的法師們誦經(jīng)。
摩訶菩提塔是一座幾十米高的金字塔形佛塔。這座后人所建的塔并不是佛教時期的產(chǎn)物,卻帶著典型的印度教風格。佛教的塔與印度教的塔來歷并不相同,佛教的塔是從高僧大德的靈骨塔轉型而來,除了中國的佛塔之外,大部 分都有墳丘一樣的半圓形基部 。而印度教的塔則是神廟的一部 分,印度北方的神廟往往有一個高聳的頂部 ,頂部 有時像金字塔,有時呈梯形,但更多的時候像玉米穗;南方的神廟則往往有高聳的梯形門樓。摩訶菩提塔位于印度的北方,是一座典型的金字塔結構塔。很可能在建設時,佛教傳統(tǒng)的塔建筑已經(jīng)失傳,于是參照印度教的樣式建立了新塔。
悉達多頓悟的菩提樹也已經(jīng)不是原來那棵。老的樹已經(jīng)在100多年前死去,然而,在阿育王時代,阿育王的女兒曾經(jīng)取走老樹的一根枝條帶到了斯里蘭卡,培育了一棵新樹,當老樹死去后,人們又從新樹那兒截了一段枝條帶了回來,長成了目前的新樹,算是和老樹有血緣上的繼承關系。
在菩提樹下,我遇到了一位年輕的尼泊爾喇嘛,他送給我一片菩提葉,請求我接受下來。他在我身邊坐下,開始講自己的故事。他告訴我他從小就開始學習佛經(jīng),直到成年,由于過于虔誠,沒有時間掙錢,希望得到我的捐助。我將菩提葉還給了他,轉身離去。對我來說,一個從來沒有嘗試過養(yǎng)活自己的人,在學習佛經(jīng)時是得不到頓悟的。
當年悉達多曾經(jīng)經(jīng)受了無數(shù)的苦難,才領會到了佛法的真諦。他曾經(jīng)在不遠處的小山上苦行多年,由于饑餓,人變得如同一把枯骨。
在佛教的經(jīng)典中,常常把佛陀的苦修說成是經(jīng)受了各種邪魔外道的誘惑,但我想,他的苦難更多來自于內(nèi)心,他需要一套符合邏輯的完整理論,并且要堅信這個理論,這個過程是最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