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藍毗尼一樣,鹿野苑如今也只剩下了一片廢墟。印度佛教的建筑在印度教統(tǒng)治的時期大都保存完好,但到了伊斯蘭教入侵的時期,大部 分都遭到了破壞。鹿野苑也不例外,12世紀時,這里曾經被穆斯林侵襲。在佛陀曾經修行的精舍原址上,一座座紅磚砌成的建筑殘基被埋入土中保存了下來,后來又被考古學家挖了出來。這座廢墟上唯一的地上遺存,是體積巨大的答枚克佛塔,任何一位來到這里的人都會對這個高幾十米、直徑近30米的巨大建筑感到驚嘆。這個建筑最早建于阿育王時代,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躲過了歷次劫難,至今仍然高聳入云,與其他的佛教景點一樣,善男信女們圍繞著佛塔不停地轉著圈、念誦著經文。幾只綠色的鸚鵡把佛塔上面的幾個小洞當成了家,不停地伸出腦袋望著下面的人們,對它們來說,塵世的喧囂只是它們生活的一個背景,所謂虔誠,只不過是一種生活狀態(tài)罷了。
現代人為了紀念佛陀在鹿野苑的傳法,在20世紀30年代重新修建了一個香室精舍,供奉著佛陀的塑像,并在兩側的墻壁上用精美的壁畫展示著佛陀的生平。一群身穿白衣的日本游客虔誠地聽著導游的講解,他們的虔誠令人肅然起敬。
我無意追溯佛陀一生傳教的行蹤。我一直在思考:佛陀一生中,他的教義真的被普遍接受了嗎?還是如同耶穌基督一樣,在他死后才獲得了人們普遍的尊重和崇拜?
事實可能更接近于后者。于是,我寧愿略去他傳教的一生不談,直接去他涅槃的地方看一看,在那兒或許隱藏著某些線索。
入境印度的第一天,清晨剛剛離開尼泊爾的藍毗尼,中午出了境,踏上了去往古拉堡(Gorakhpur)的汽車。幾個小時后,我從古拉堡轉車去了一個叫做拘尸那羅的地方,這里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是佛陀死去的地方。
晚年的佛陀帶著他的少量弟子來到了拘尸那羅,在這兒,佛陀一病不起,不久就圓寂了。佛教經典也不得不承認他死時的凄涼。
雖然他一生中建立了好幾個精舍來傳授理論,并且得到過幾個帝王的支持,但與廣大的世界相比,他的信眾還是太少了。到老年,除了一小部 分人追隨他之外,大部 分人仍然用一種懷疑的目光望著他。
更令世俗人士感到凄涼的,是他的族群釋迦族也已經滅亡了。他曾經度過了童年和青年時光的迦毗羅衛(wèi)國已經不存在,族人都被殺光,而佛陀除了將之歸咎于此生的命運之外,無法做任何有效的拯救。
滅亡釋迦族的,就是它曾經的宗主國拘薩羅。據說這位叫毗琉璃(Virudhaka)的拘薩羅王子是由一位釋迦族的女人所生。他的父親向釋迦族求婚時,釋迦族將一位侍女冒充公主嫁給了他,這位侍女生下了毗琉璃。毗琉璃年輕時回姥姥家受到了同伴們的嘲笑和侮辱,說他是侍女的兒子,于是他決心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