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公報作為黨政機關使用的一種重要的公布體公文,具有以下幾個突出特點。
1.內容上的莊嚴性。
從公報文種的適用范圍來看,它所涉及的內容有兩項,一是重要決定、重大決策;二是重大事件。由于它的使用者是黨和國家高級管理機關,而且內容重大,因此就使得這一文種具有很強的莊重性和嚴肅性,一經發(fā)布,即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2.形式上的多樣性。
從實踐來看,公報的發(fā)布往往既不同于一般的例行公文,也不同于用于張貼的布告,而多是通過新聞渠道刊登和播發(fā)。在這一過程中,如果以新聞形式發(fā)布,則稱《新聞公報》;以黨和國家機關名義直接發(fā)布重要決定或重大決策的,稱為《發(fā)布公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政黨、國家、社會團體的代表將會談達成的協(xié)議通過正式文件公之于世,則稱為《聯(lián)合公報》。正因如此,就使得公報在發(fā)布形式上呈現(xiàn)出一種多樣化的特征。
3.使用上的習慣性。
從文種的適用范圍上看,公報與行政公文中的公告極其相近,其所涉及的內容均為黨和國家的重要事項,而且輻射范圍也相同,均是面向國內外發(fā)布。但從實際情況看,二者仍然存在差別,其中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使用上的習慣性。諸如公布重要會議情況,多用“公報”;公布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出訪活動及人事變動,多用“公告”;公布重大事件,多用“公報”,而公布重要消息,則多用“公告”;公布有關人口普查、經濟發(fā)展和國家計劃執(zhí)行情況,多用“公報”,公布重要事項,則多用“公告”。
公報的內容結構一般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1.標題。有三種寫法:一是由“會議名稱”與“文種”組成,并在其下用括號標明會議通過的日期,如《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公報》;二是直接點明公報的“發(fā)布形式”與“文種”,如《新聞公報》、《聯(lián)合公報》;三是由公報的“發(fā)布機關”、“內容”與“文種”組成,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關于國家經濟及社會發(fā)展第×個五年計劃執(zhí)行情況的公報》等。
2.正文。由于公報內容及發(fā)布形式的不同,各種公報正文的寫法也不盡一樣。
一是發(fā)布會議情況的“公報”。其正文主要是由“引言”(即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等)、“基本情況”(即出席會議的人員、議題及主要活動內容)、“決定事項”與“會議的號召與要求”四方面內容組成。
由于是會議公報,涉及的是對會議全部內容的反映,代表全體與會人員的意志,因此文中先后多次出現(xiàn)“全會聽取”、“全會指出”、“全會強調”、“會議審議”、“會議決定”“全會號召”等標志性語句,并以之提領一項議題內容,這是會議公報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
二是新聞公報。一般都非常簡明扼要、精練概括,包括“導語”、“主體”與“結尾”三方面內容。如刊發(fā)于1980年5月22日《人民日報》上的一份《新聞公報》,導語是:“1980年5月18日至5月21日,我國向太平洋海域發(fā)射運載火箭獲得圓滿成功”。主體內容是:“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取得的一個重大成就,是參加研制、生產和試驗的全體科學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工人、解放軍指戰(zhàn)員和一切有關人員,發(fā)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解放思想、刻苦鉆研、辛勤勞動、大力協(xié)同的結果”。結尾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他們致以熱烈的祝賀”。
三是聯(lián)合公報。我們先看一個實例,即發(fā)表于1972年2月28日《人民日報》上的中美上?!堵?lián)合公報》。
聯(lián)合公報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的邀請,美利堅合眾國總統(tǒng)理查德·尼克松自1972年2月21日至2月28日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p>
尼克松總統(tǒng)于2月21日會見了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兩位領導人就中美關系和國際事務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領導人經過這么多年一直沒有接觸之后,現(xiàn)在有機會坦率地互相介紹了彼此對各種問題的觀點,對此,雙方認為是有益的。他們回顧了經歷著重大變化和巨大動蕩的國際形勢,闡明了各自的立場和態(tài)度。
這篇中美上海聯(lián)合公報在中美關系史上曾經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解決了兩國之間幾十年的僵持關系,轟動世界。今年是《聯(lián)合公報》公布38周年,當我們再次認真研讀這篇公報時,仍可進一步體會到其所體現(xiàn)出來的強大的沖擊力和高超的寫作藝術。全文寫得內容完整,語言簡練,層次清晰。標題直接點明公報的發(fā)布形式和文種名稱,十分顯豁,突出;主文部分首先交代了發(fā)布公報的背景情況,緊接著用“中國方面聲明”、“美國方面聲明”以及“雙方聲明”、“雙方同意”、“雙方希望”等作提領語句,將中美雙方各自的態(tài)度和立場作出了明確、具體的闡述。由于聯(lián)合公報事關重大,故而在用語上極其講究準確精練,恰當?shù)皿w,這是寫好此類公報的重要一環(huán)。此外,文中將中美雙方各自的聲明及其共同聲明穿插起來進行表述,給人以圓潤縝密之感。
寫好“公報”的要領包括以下四點。
1.要注意嚴把“內容關”,做到當“公”則“公”,當“報”則“報”。
公報要公之于世,這是就空間來講的;它又是一種歷史性文件,這是就時間來講的。正是因為這種時空特性,要求我們對寫入公報中的內容必須認真篩選,嚴格把關。它應是黨和國家的高級機關用來公布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消息和重要決策的,或是國家統(tǒng)計部門用以公布社會發(fā)展和國民經濟的重要情況的,除此之外,一般不能使用公報。
2.要做到重點明確,主旨突出。
有些公報,特別是會議公報和涉及統(tǒng)計情況的公報,內容往往比較繁雜,因此,在撰寫時必須抓住重點,突出行文的主旨。要把寫作重點放在對事件的陳述和觀點的闡述上,而且要緊扣全文的核心內容來寫,切忌雜蕪并陳,令人難得要領。
3.要注意用語的準確性和概括性。
公報作為黨和國家高級管理機關使用的公文,用以公布重大事件或重要決策,因此它十分講究用語的準確性和概括性。是什么,不是什么;應當怎樣做,不應怎樣做,必須確切無誤地傳輸給讀者,而且要最大限度地使用低密度的語言,用較少的文字涵蓋豐富的內容,做到言簡意賅。
4.要嚴格區(qū)別“公報”與“公告”,切忌混用或錯用。
如前所述,公報與公告兩個文種所涉及的內容事項及輻射范圍基本相同,并且存在使用上的習慣性問題,因此極易導致錯用或混用。要注意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不可隨意而為。否則,就會有損于公報的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