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的時代印記——回放十一屆全國人大五年歷史瞬間
“通過!”——這是不懈努力的結果。加快立法步伐,一批支架性法律出臺,確保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
實效——這是堅持探索的目標。專題調研、專題詢問、專門聽取預算執(zhí)行報告,人大監(jiān)督不斷取得新成效。
履職——這是人民賦予的權力。成千上萬件議案建議凝結代表心血,每一件回復、辦理,回應民主民生關切。
回顧十一屆全國人大任期的五年,一個個難忘瞬間,為中國民主法制建設新跨越刻上鮮明的時代印記。
法律體系如期形成依法治國邁向新階段
【歷史瞬間】2011年3月10日,人民大會堂再次見證歷史時刻——吳邦國委員長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莊嚴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jīng)形成!”
支撐法律體系“大廈”的,是以憲法為統(tǒng)帥的240余部現(xiàn)行法律、700多件行政法規(guī)以及8000多件地方性法規(guī)。
“這是本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立法工作的標志性成果。改革開放之初‘無法可依’的局面已不復存在。”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李適時說。
社會保險法、侵權責任法、選舉法、刑事訴訟法……五年來,十一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加快立法步伐,審議法律草案等93件,通過86件,一批支架性法律出臺,確保了法律體系如期形成并不斷完善。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黨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這意味著繼‘法律體系’之后,‘法治體系’建設已經(jīng)提上日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徐顯明說,“法治體系”的目標應該是實現(xiàn)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全面法治化。
在新的起點上,中國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更高目標再出發(fā)……
“保障人權”彰顯立法為民“同票同權”開啟民主新時代
【歷史瞬間】“新年希望一切有個新的開始。”2013年的第一天,重獲“自由”的交通肇事案嫌疑人李某站在看守所門口感慨。這一新開始得益于當天正式施行的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
遵循刑事訴訟法關于防止超期羈押的規(guī)定,北京市大興區(qū)人民檢察院為李某辦理了取保候審。這體現(xiàn)了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的保護。
回首五年,“保障人權”的立法理念進一步彰顯——
“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刑事訴訟法總則,從“人權入憲”到“人權入法”,意義重大深遠。
回首五年,“同票同權”推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
修改選舉法,實現(xiàn)城鄉(xiāng)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第一次從制度層面明確取消城鄉(xiāng)差別,使公民政治權利更加平等;修改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切實保障村民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一點一滴,折射民主政治前進的軌跡。
回首五年,“民生情懷”融入立法實踐——
制定行政強制法、修改國家賠償法,強調保護公民合法權益和對公權力的制約;制定和修改社會保險法、食品安全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將保障和改善民生納入法制軌道。
法律草案公布成為常態(tài)征求民意推動科學民主立法
【歷史瞬間】2011年5月20日,湖北一家水泥公司的銷售員羅遠景和15位社會公眾代表一起出席全國人大立法座談會,充分表達他們對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意見:“提高個稅起征點對我們工薪階層來說,可以大大改善生活?!?/p>
在中國人大網(wǎng)上,有8萬多網(wǎng)民針對這一法律草案提出23萬多條意見,創(chuàng)下當時立法征求意見數(shù)量之最。
2011年6月30日法律草案交付表決時,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大幅提高到3500元。全國6000萬人因此不再納稅,稅負減少約2000億元。
“這是經(jīng)過充分審議、反復研究后作出的重要調整,背后是對民意的充分尊重和審慎考量。”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虎說。
民有所呼,法有所應。不斷拓展開門立法的新途徑,成為本屆全國人大立法工作一大特色。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鄭重提出:凡是常委會審議的法律草案,原則上都在中國人大網(wǎng)上公布,廣泛征求社會公眾意見,使法律草案公開公布常態(tài)化。
五年來,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向社會公布48件法律草案,共有30多萬人次提出近180萬條意見。
7萬、10萬、30萬、55萬……從社會保險法、車船稅法,到預算法、勞動合同法,近年來屢創(chuàng)新高的意見數(shù)量成為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的生動注腳。
三年九場專題詢問數(shù)十位部長到場“應考”
【歷史瞬間】“為規(guī)避風險和責任,學校不惜舍棄春游、運動會甚至體育課,請問如何看待這種因噎廢食的做法?”“近期連續(xù)發(fā)生校車安全事故,請問打算采取哪些措施?”“到底如何維護和加強校園安全?”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索麗生向有關部委負責人連續(xù)發(fā)問。
這是2011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現(xiàn)場的一幕。
“詢問”是人大監(jiān)督的法定形式。201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首開“專題詢問”先河。
從“問錢”“問糧”“問醫(yī)”“問房”,到“問水利建設”“問飲水安全”“問國企改革”,無一不是群眾關注的熱點、政府工作的重點。
“委員們的提問有水準、有深度,是對我們工作強有力的指導和推動?;卮饐栴}是責任,更是承諾,讓我們不敢懈怠?!被貞浧鹨荒甓嘁郧暗哪谴螌n}詢問,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頗有感觸。
通過專題詢問,一些長期存在、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難點問題得以解決。
回顧五年,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還聽取審議了國務院和“兩高”的70個工作報告,檢查了21部法律的實施情況。人大依法監(jiān)督的方式不斷豐富、實效不斷增強,中國特色監(jiān)督制度的基礎進一步夯實。
農(nóng)民工首進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代表議案建議件件有回復
【歷史瞬間】2008年3月7日,身著正裝的胡小燕,坐在溫家寶總理對面說出了心里話:政府應該優(yōu)化農(nóng)民工就業(yè)環(huán)境,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這個瞬間我永遠難忘?!弊鳛槭着斶x全國人大代表的農(nóng)民工,胡小燕希望“能有更多的農(nóng)民工代表,讓我們的聲音更洪亮。”
胡小燕的希望成為現(xiàn)實:剛剛當選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農(nóng)民工代表數(shù)量增加到31名,是五年前的10倍。更多農(nóng)民工走進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正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不斷發(fā)展的印證。
胡小燕代表在過去五年中,共提交了20份建議,件件都與農(nóng)民工相關,其中不少建議已經(jīng)得到落實。
提出議案建議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重要形式,督辦代表議案建議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重要工作。
關注收入分配改革、推進資源稅改革、推動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五年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每年都提出議案建議數(shù)千件,幾乎件件有回復、事事有督辦,其中大部分已經(jīng)解決或計劃解決。
當選不負重托,履職擔當民意。
2013年2月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最后一次會議上,常委會組成人員鄭重地按下表決器,通過了關于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審查報告,確認代表資格全部有效。
2987名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將肩負人民的囑托,響應時代的召喚,在民主法制建設的道路上繼續(xù)奮力前行。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記者霍小光、周英峰、周婷玉、崔清新)迎接全國兩會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