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
靈感不是一種材料、一種對象或是一種開采想象力的機器,因為以上所否定的內(nèi)容都可以經(jīng)由“購買”而得到。
聰明的作家會說:“靈感是不存在的?!?/p>
因為我們對靈感的概念,總認(rèn)為它是突發(fā)性的,莫名其妙自潛意識中浮露出來的一個“什么”;手冢治蟲在他的漫畫人物中,制作了非常有趣的道具來象征靈感,那就是頭頂上燃燒的蠟燭。要解釋靈感,任何文字的定義不如手冢筆下五燭光的蠟燭來得精確。
靈感的定義,按照手冢的模式來推演,包括火焰、蠟燭和人頭三個部分,而且必須出現(xiàn)“環(huán)境”,四者缺一不可,所以靈感并不是四者中的任何一個,而是全部。進(jìn)一步說,我們只能在“漫畫”本身看到靈感,對于讀者而言,誰都必須透過不同的媒體才能意會創(chuàng)作者靈感所在,而此刻的靈感,包括了作者自己的解釋,都已經(jīng)是一種“后見之明”。
只有三流以下的藝術(shù)家才會等待靈感,他們不懂得利用頭顱,平時不準(zhǔn)備蠟燭,又不對現(xiàn)實世界進(jìn)行環(huán)境的考察,僅僅期望火焰無端降臨。
更有趣的地方在于我們把靈感象征化了,因為不用象征性的語言我們很難“觸碰”到靈感的存在;但是靈感的效益卻是“可觸可碰”的。不如舉筆者一首詩的局部來佐證,在下面引述的詩中,第一段里說明“書桌上擺放一只瓷杯,墻間掛起一支洞簫,衣柜旁斜倚一個車輪”,第二段敘述者“我”突然自夢中驚醒了——
當(dāng)我凌晨驚醒
一片極寬極闊的留白比光更快
覆蓋我用文字蟻行的思考
一片極寬極闊的留白
是自軸心、簫孔和杯的中空里流溢出來的
永遠(yuǎn)不曾在歷史和記錄中走出的
“無”的意象
——《無的意象》第二段
在此“無”的意象,是一切意象之母,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但是自“無”的意象中涌現(xiàn)的繽紛世界,卻能夠震動讀者的心靈。
有一句話叫作“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懂得這句話的人自然會擁有不可預(yù)期,卻充滿驚喜的泉涌靈感,但關(guān)鍵之處在于“有效的讀”和“有效的行”。我認(rèn)得一個云游作家,她的芳蹤所至令我羨慕不已,她也分別寫下了日記體式的游記,然而她的游記卻是我坐在書桌前用資料就可以“蓋”過的。她的作品中沒有“心”,也沒有“感官”。
用眼睛看出別人看不到的,用耳朵聽到別人聽不到的,用手和肌膚撫觸到別人撫觸不到的,用心去貼近別人貼近不了的事物。即使只有五燭光,看得清楚就非常夠了。
1990年8月12日《中時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