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的柿子
從青島坐動車組,西行一百分鐘即是青州。青州為古九州之一,漢武帝時為十三刺史部之一,三國時為袁紹所據(jù)冀青幽并四州之一。宋時范仲淹、歐陽修在此為官,李清照客居經(jīng)年,留有范公亭三賢祠和歸來堂李清照故居。至若風(fēng)景名勝,云門山、仰天山、駝山、黃花溪等比比皆是。文治武功,物華天寶,千載之間,光耀齊魯。
青州去年來了一次,今年又來了,明年還想來。我這么想來,這么喜歡青州,卻主要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柿子——青州柿子太多了,太好了,太美了,乃青州第一名勝!
說起來,我雖然祖籍山東,但生在東北,作為外地水果,我最先知道的就是這柿子。記得大約上小學(xué)一年級的時候,我家再次搬家,搬到小鎮(zhèn)中心,和房東住一間屋子。南北炕,我們租住北炕??恢虚g的屋地好比寬些的共用走廊,我家真正的“領(lǐng)地”只限于一鋪北炕。白天母親在炕上做針線,我放學(xué)回來趴在炕中間的矮腳桌上做作業(yè),晚間拉一塊幕布般的縵子隔開,一家人在里面睡覺。南炕的呼嚕聲、咳嗽聲甚至翻身聲都聽得一清二楚。好在南炕只有老兩口。老大爺姓池,我和兩個弟弟叫他池大爺。池大爺是地道的山東人,一口山東口音。脾氣不大好,時常吼他的老伴,從未見過他笑。他做什么工作我不知道——好像沒正式工作——只知道每到秋天他就用口袋往家里背柿子餅。每次背回來就往北炕“嘩啦”倒出一些,一定要我們吃,不吃他便發(fā)脾氣,甚至不許我們道謝。“謝什么謝,俺聽不得謝,吃就是了,吃!不吃能長高嗎?”
東北管西紅柿也叫柿子。于是我知道了原來還有這樣的柿子。柿子餅真叫好吃,咬住一拉,有些像牛皮糖,但比牛皮糖好吃——香甜、勁道、充實(shí)、解餓,極有吃的感覺,我就以為柿子餅是天底下最好吃的餅了。入冬后快過年的時候,池大爺開始往回背凍柿子。每次背回照樣往北炕倒,只見圓滾滾黃里泛紅的凍柿子“咕嚕?!睆目活^滾到炕梢,喜得我和弟弟趕緊撲上去。凍柿子不能馬上吃,要先放在盆里用涼水泡,等泡出冰來,再把柿子表層亮晶晶的冰殼“咔嚓”一聲敲開剝掉,整個放進(jìn)碗里用湯匙舀著吃。柿肉稠稠的黃黃的涼涼的甜甜的,為我們艱苦年代的童年帶來莫可言喻的舌尖上的歡樂??上旰笪覀冇职峒伊?,搬去十里外的小山村,再沒見過池大爺,再沒吃過那么好吃的柿子和柿子餅。許多年后,上了大學(xué)的我打聽過他,也去原來的房子找過,但他早已沒了下落,更不知道他是山東什么地方人。
第一次見到柿子樹,是在許多許多年后去日本留學(xué)的時候。偶爾看到一兩棵柿子樹,我這才知道原來柿子是結(jié)在那么高的樹上的。但真正為之感動則是在青州——不是吃的感動,而是美的感動。
從市區(qū)去駝山的路邊有很多柿子樹,從駝山去井塘古村,一路上柿子樹就更多了。或路邊三五矗立,或滿山滿坡漫延開去。近看如黃瑩瑩的小燈籠掛滿樹枝,遠(yuǎn)看如滿天金星忽然落地。最耐看的是樹葉幾乎落光的柿子樹,一條條閃電形不馴服的枝條倔強(qiáng)地挑起疏密有致的柿果。拉開距離向上望去,宛如按在湛藍(lán)天壁上的一粒粒金色圖釘,明凈、洗練、邈遠(yuǎn),“便引詩情到碧霄”。
車很快到了井塘古村,五百年前的明代古村。下車進(jìn)村。大黃狗、老母雞、石板路、木欞窗、四合院、青磚灰瓦、大小宅門、紅辣椒串、黃玉米堆、石碾石磨和轱轆井,老奶奶臉上慈祥的皺紋,而這一切都籠罩在柿子樹下,或簇?fù)碓谑磷訕溟g。房前屋后,田頭地尾,坡上坡下,溪畔河邊,柿子樹無處不在,無樹不果,無果不黃,簡直是童話世界。一位老婆婆坐在大柿子樹下的石碾盤上賣柿子,一塊錢兩個,買兩個又硬給加上一個。黃得透明,吹彈可破。輕輕揭開薄如蟬翼的柿皮,當(dāng)即現(xiàn)出果凍般顫顫的果肉,欲化欲滴,趕緊一口噙住。香徹肺腑,甜沖腦門。老婆婆微笑著看著我狼狽的吃相,仿佛在說吃吧吃吧隨便你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