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人,一城,一生
一
杭州天生麗質(zhì),自古受人青睞。文學家、藝術家們尤其鐘愛這座城市,留下了無數(shù)詩文故事,這更增添了杭州的美感和底蘊。唐有白居易,宋有蘇東坡,明有張岱……到近現(xiàn)代,與杭州結(jié)緣的文人墨客就更多了?!敖蠎洠顟浭呛贾荨?,便道出了多少人對杭州的無限眷戀。
豐子愷曾在杭州租屋,樂做“寓公”,前后居住近十年,緣分可謂深矣。他在杭州時寫過許多文章,畫過許多畫。每每寫到杭州,他總是一往情深:
杭州山水秀美如昔,我走遍中國,覺得杭州住家最好……(1947年1月15日豐子愷致函夏宗禹)
他們想把向來的橫的市街改造為直的,想把向來的和平可親的市街改造為危險可怕的。上海分明已經(jīng)受著這種改造,杭州還不會。因此我覺得杭州可愛……(1934年《市街形式》)
我的老家在離開杭州約一百里的地方,然而我少年時代就到杭州讀書,中年時代又在杭州作“寓公”,因此杭州可說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1959年《杭州寫生》)
杭州是幸運的,能夠贏得藝術家豐子愷先生這么多的贊美之詞:杭州住家最好,杭州是可愛的,杭州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是的,再沒有另一個城市,能讓豐子愷這樣傾心,這樣一心一意地愛著、念著、牽掛著。
閱讀豐子愷的作品,時常會跟著他那些可愛可親的漫畫和隨筆到杭州,坐著畫舫,游西湖,看湖光山色,讀江南四季,淡妝濃抹總相宜。
豐子愷認為杭州住家最好,于是便暫離了故鄉(xiāng)石門灣,把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之緣緣堂暫且放在一邊,借送考、伴讀之名,一門心思到杭州做“寓公”,日日與西湖為伴,會友,游湖,寫生,作文,度過了一段快樂悠閑的好時光。
豐子愷覺得杭州是可愛的,于是,在上海勞作了十天半月,一旦工作告一小段落,就偷閑乘車到杭州來輕松一下。在城站下車,坐黃包車到達新市場時,他望見杭州城里一片平廣的夜景,心頭感到十分快適。
豐子愷把杭州當作第二故鄉(xiāng),于是,當戰(zhàn)火毀了家園,毀了他親手建造的緣緣堂,讓他無家可歸的時候,他第一個想到另覓新巢的地方,就是杭州。
情緣深深深幾許?豐子愷與杭州的緣分,很深、很真、很純,且恒久,伴隨了他的一生。
二
豐子愷在杭州的十年,可以分成三個相對集中的時期:
第一個時期,少年時,他在杭州求學,前后五年。
豐子愷出生在桐鄉(xiāng)石門灣,在家鄉(xiāng)高等小學畢業(yè)后,到杭州投考中學。1914年夏,他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簡稱“浙一師”),從此便與杭州結(jié)下了一生的緣分。五年的學習,讓他打下了良好的文藝底子。可以講,豐子愷正是從杭州起步走上了文學藝術的道路,杭州是他的藝術啟蒙地,是他始終難以割舍的牽掛。
進入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后,豐子愷認識了許多影響他一生的師友,尤其是李叔同、夏丏尊這兩位恩師,為他以后的藝術人生奠定了方向。李叔同成為他藝術上的啟蒙者,而夏丏尊又成為他文學上的啟蒙者。
第二個時期,不惑之年,他在杭州做“寓公”,前后四年多。
從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畢業(yè)后,豐子愷開始在上海創(chuàng)業(yè),后在故鄉(xiāng)石門灣建緣緣堂定居。這段時間,他仍常來杭州,看望師友,親近西湖。1933年緣緣堂落成后,豐子愷春秋客居杭州,冬夏回到石門灣,過了一段陶淵明式的逍遙日子。這樣的快樂日子,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爆發(fā)而不得不終止。
豐子愷在杭州做“寓公”,先后租住過三處地方:一是皇親巷6號,二是馬市街156號,三是田家園3號。各處都留下了他賦閑寫作的印記。這幾年間,是他人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期,同時也是他創(chuàng)作上的第一個高峰期。豐子愷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散文小品、文藝論著和漫畫,先后出版漫畫集、隨筆集和文藝論集二十余部。杭州西湖,在他眼里是一部百讀不厭的好書,春夏秋冬,西湖四季,他都一一領略,贊美之詞洋溢在字里行間。
第三個階段,歷盡劫難后,他居于杭州的湖畔小屋,歷時一年多。
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豐子愷返回故鄉(xiāng)。家園被毀,他帶著無限落寞的愁緒,來到杭州尋覓新巢。1947年3月,豐子愷全家遷入杭州靜江路(今北山路)85號的湖畔小屋?!熬优R葛嶺招賢寺,門對孤山放鶴亭?!边@里環(huán)境幽靜,門外隔湖正對孤山放鶴亭。他再一次做“寓公”,過起了賦閑生活。在此期間,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隨筆散文和繪畫作品,可以說,這又是他的一個創(chuàng)作豐收期。
當然,與此前做“寓公”時不同,這時正是國民黨腐敗統(tǒng)治最黑暗的時期。豐子愷的賦閑,有太多的不得已、不得意。他靠賣畫為生,日子過得很艱難。他在給新加坡廣洽法師的信中說:“國內(nèi)生活飛漲,民不聊生,來日甚可憂慮……”1948年9月,豐子愷攜女到臺灣旅行,后又與廣洽法師會于廈門,又經(jīng)香港,在隆隆炮聲中回到上海,迎接新中國的成立。此后,一直到1975年9月去世之前,豐子愷長住上海。
三
新中國成立后,豐子愷雖然定居上海,但時常會到杭州,因為杭州有許多讓他牽掛的人和事。為了給弘一法師建墓塔和紀念館,為了見馬一浮先生,他經(jīng)常赴杭州。
20世紀五六十年代,豐子愷為給弘一法師修造墓塔和紀念館的事,一邊多次與在新加坡的廣洽法師通信,請廣洽法師在南洋募集資金;另一邊,也多次與在杭州的馬一浮、黃鳴祥等人商議,勞心費力成全此事。1954年1月,舍利塔落成,但紀念館一事因種種原因沒有建成。許多年后,在杭州虎跑,李叔同弘一法師紀念館建成,而那時,馬一浮、豐子愷等都早已作古,他們地下有知,也足可慰。
于豐子愷而言,馬一浮與弘一法師是他平生最崇敬的兩個人,他亦深受他們的影響。豐子愷與馬一浮最初相識是尚未出家的李叔同引見的。當時豐子愷在浙一師讀書,李叔同帶著他去陋巷拜訪馬一浮,之后他便一生追隨馬一浮。新中國成立后,馬一浮移居于花港公園邊上之蔣莊。那時,豐子愷已定居上海,但每到杭州都要去拜訪馬一浮。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豐子愷多年未到杭州。而馬一浮則于1967年在杭州逝世。后來,豐子愷在學生胡治均陪同下,于1973年3月有過一次杭州之行,這是豐子愷生前最后一次到杭州。
四
豐子愷走了,但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杭州、西湖,皆因他的存在而不同。他與杭州的情緣還在繼續(xù)。
其一,《護生畫集》回歸杭州。
豐子愷留給杭州的、最讓人津津樂道的當然是他獨一無二的文與畫。他的文與畫為美麗的西湖增添風采,那是他留下的最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護生畫集》回歸杭州。1985年9月17日,豐子愷逝世十周年時,廣洽法師專程來到杭州,鄭重地將由豐子愷作畫、弘一法師等題字的六冊《護生畫集》原稿共四百五十幅作品,無償捐獻給浙江省博物館。從此,《護生畫集》回歸杭州,成為浙江省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
其二,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在杭州師范大學成立。
1998年12月28日,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在杭州師范大學成立,同時學校還舉行了紀念豐子愷誕辰一百周年學術座談會,為在杭州研究與弘揚豐子愷的藝術精神搭建了新平臺。主持該中心的陳星教授,研究豐子愷數(shù)十年,成就卓著,為傳承弘揚豐子愷藝術精神不遺余力,影響不小。1998年,由杭州師范大學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主持設立“豐子愷文藝獎”,到2018年已舉辦了二十屆。
其三,豐子愷藝術碑在杭州皇親巷舊址建立。
2003年11月9日,豐子愷誕辰一百零五周年紀念日,“豐子愷藝術碑揭幕儀式暨《豐子愷漫畫全集》電子版首發(fā)式”在杭州舉行。該藝術碑位于今杭州皇親苑南門口。豐子愷曾在皇親巷租屋居住三年。在這一地段建藝術碑,足見杭城對于這位藝術家的重視與喜愛,也可證明豐子愷的藝術精神將在這座城市永久傳承。
其四,曉風書屋的豐子愷情結(jié)。
杭州曉風書屋創(chuàng)辦于1996年6月,至今已在杭城擁有十多家分店,影響日益廣泛。該書店經(jīng)營者十分尊敬弘一法師和豐子愷,曾經(jīng)在書店里特設弘一法師、豐子愷圖書與藝術品專區(qū),此舉得到杭城“豐迷”們的歡迎。豐子愷的女兒豐一吟曾多次在曉風書屋與書友座談。該書店的經(jīng)營理念是“開有風景的書店,做有思想的書商”,而豐子愷的作品及相關文創(chuàng)產(chǎn)品也成了書店的一道亮麗風景。
豐子愷與杭州,一個人,一座城,一生情,確實值得書寫,值得再三品讀。
徐玲芬寫于浙江桐鄉(xiāng)
2014年1月初稿
2021年5月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