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部分內(nèi)容中,我們將討論在職場人際交往中最令人反感的20個惡習,并幫助你對照這些惡習進行相應的自我診斷。
你是否想過,一個小毛病也會成為超越巔峰的阻礙。
求勝欲太強,太喜歡加分,太喜歡點評,習慣用否定詞表達消極的意思……
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停止錯誤的行為。
改變,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p>
20個惡習
知道不該做什么作為一名曾在彼得·德魯克基金會供職10年的董事,我有幸與這位偉大的管理學家進行過多次交流。在彼得·德魯克所說過的所有極富智慧的經(jīng)典名句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我們用了太多時間教領導者應該做什么,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教他們不做什么。在我見過的所有領導者當中,有一半都不需要別人教他們該怎么做,他們真正需要知道的是,不該去做哪些事情。"這真是至理名言。想想你的企業(yè)是怎樣一種情況吧。你們上次安排"我們該停止哪些愚蠢行為"之類的培訓是在什么時候?你們公司CEO上次在內(nèi)部會議上討論"員工們應該停止哪些行為"是在什么時候?你能想像你的CEO(或你的頂頭上司)公開承認自己犯了錯誤,并詳細指出自己準備如何改進嗎?
很可能不會。
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很大程度上跟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企業(yè)所倡導的企業(yè)文化有關。大多數(shù)企業(yè)都喜歡培養(yǎng)一種正面的、積極的企業(yè)文化,對于這些企業(yè)來說,討論那些消極的東西只會影響自身的發(fā)展。企業(yè)中一切制度都是為保證全體人員的積極心態(tài)而設計的,所以它總是會提出正面的要求,比如說要求組織成員去"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我們要"積極關注客戶"(而不是"不許怠慢客戶");我們要學會"更加專注地聆聽"(而不是"要改掉錯誤的聆聽習慣");我們要"按時出席會議"(而不是"開會不許遲到")。同樣,大多數(shù)企業(yè)中的獎勵機制也是為了鼓勵人們"去做某些事情"而設計的。我們會因為做了正確的事情而受到獎勵,卻很少會因為停止做一些錯誤的事情而得到獎勵,而事實上,這兩種行為只不過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而已。
回想一下你的同事去參加交易會并帶回一筆大訂單時的情形。如果你的同事跟我所見過的大多數(shù)銷售人員一樣的話,他們一定會一邊洋洋得意地揮舞著手頭的訂單,一邊在同事們眾星捧月般的目光中大談自己是如何排除萬難并最終說服客戶簽下訂單的。不僅如此,他們的這段經(jīng)歷會在辦公室里"傳誦"數(shù)月,揮之不去。但反過來說,如果在談判的過程中,這些銷售人員突然發(fā)現(xiàn),按照當前的條件,每銷售1個單位的產(chǎn)品就會給公司帶來一定的損失,該怎么辦?如果他們當場決定終止談判,拒絕這筆交易呢?他們還會跑回辦公室,吹噓自己剛剛避免了一場多么糟糕的交易嗎?很可能不會,因為避免錯誤是一種看不見的成就,很少有人會關心這種事情??蓡栴}是,在很多時候,避免一筆糟糕的交易對于公司的意義要遠遠大于達成一筆交易。
比如說杰拉德·萊文(Gerald Levin),這位在20世紀90年代曾經(jīng)風光一時的時代華納(Time Warner)前主席,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一直被認為是一位很有遠見的CEO:率先預見了有線電視的未來,并創(chuàng)立了HBO,從而將時代華納從一盤雜志、電影和音樂的"大雜燴"一舉轉(zhuǎn)變成一個龐大的媒體巨頭。
但就在2000年,萊文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他將時代華納跟在線服務新秀AOL合二為一。對于當時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美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合并案。一旦成功,新公司將在未來幾十年里一直處于市場主導地位。當然,事實并沒有按照萊文想像的方向發(fā)展。這次合并幾乎將時代華納拖入萬丈深淵,公司股票貶值80%,成千上萬名員工失去了自己的退休金,萊文也因此變成了無業(yè)游民,失去了大部分資產(chǎn),幾乎喪失了所有的職業(yè)聲譽。就這樣,他從時代華納的主席迅速變成了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合并案的設計師。
設想一下,如果萊文能在與AOL談判的過程中及時剎車,停止這筆交易的話,結(jié)果將會怎樣?公眾可能永遠不會知道這件事情,而萊文也絕對不會因為終止了一筆交易而舉行新聞發(fā)布會,他只會把這件事記在心里當做一個教訓。事實上,如果當初能及時停止這筆交易,他的聲譽和資產(chǎn)就將完好無損。
這就是關于"停止某些行為"的特別之處。它并不會引起人們的關注,但其作用卻可以抵得上我們所有其他努力的總和。
可讓人感到費解的是,在生活中,我們卻非常清楚避免錯誤的重要性,而且也經(jīng)常會因為避免了一些錯誤的決定而慶幸不已。
幾年前,妻子麗達和我決定放棄投資一個房地產(chǎn)項目,我們覺得那個項目風險太大了。幸運的是(當然,我們的一些朋友并不這么認為),這個項目最終真的失敗了。1個月之后,有一天,麗達和我坐在廚房里計算當月要付的賬單,我們并沒有說"感謝上帝,我們沒有把錢投到那個項目上",我們只是沉默了一會,為其他朋友所遭受的損失惋惜不已,然后又繼續(xù)計算我們的賬單。我們就是以這種方式來慶祝自己避免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的。
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是如此。打個比方,如果能夠成功戒煙,我們就會把這看成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一般情況下,一個煙民要經(jīng)過9次努力才能成功戒煙。
但一旦到了那種"我能"的組織環(huán)境當中,我們就會忽視這種常識。因為在那種環(huán)境中,人們很少會因為避免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或是停止了某些不好的做法而受到獎勵。上司在進行業(yè)績評估的時候通常都會考慮我們做過了什么,達到了怎樣的業(yè)績,和去年相比取得了哪些進步,而不是我們改正了哪些行為。換句話說,我們會因為"遵守時間"而受到獎勵,卻不會因為"沒有遲到"而得到認可。
我們可以改變這一切。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改變一下自己的思維,改變一下看待自己行為的方式而已。
拿出你的記事本,開始列出一張"需要停止的行為"的清單。相信當你翻到本書最后一頁的時候,你的這張清單一定會變得很長。
不再做混蛋
我們必須停止用"非黑即白"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行為。并非所有的行為都是黑白分明的,有些行為是中性的,既不好,也不壞。
打個比方,比如說有人覺得你的脾氣不是很好,于是你決定改變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形象。你告訴自己,"我要讓自己的脾氣變得好一些!"你會怎么做呢?
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需要采取一長串的積極行動。首先你必須學會對人禮貌,學會經(jīng)常說"請"、"謝謝"等,懂得更加耐心地聆聽別人,在言語上表現(xiàn)出對別人充分的尊重等。事實上,你必須把自己以前所有不好的行為轉(zhuǎn)變?yōu)榉e極的行為。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要做到這些并不容易,他們需要在性格上做出巨大改變,其難度不亞于讓一個人改變宗教信仰。而且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并不多,能夠同時改掉許多壞習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他們可以一次改正一個,但幾乎不可能一次改掉多個壞習慣。
幸運的是,要想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容易相處的人,還有一個更加簡單的辦法:你只需要"不再做個混蛋"就可以了。這并不需要你付出太多,你并不需要想出新辦法來改變自己的性格,也不用每天給自己布置一大堆任務,更不用時時告誡自己要說好話,要恭維別人,或者是要用一些善意的謊言來緩和辦公室里的氣氛。你只要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了。
◆當有人在開會的時候提出一個不是那么聰明的建議的時候,不要去批評,什么也不要說。
◆當有人對你的某個決定提出質(zhì)疑的時候,不要立刻爭辯,也不要為自己找借口。閉上嘴巴,靜靜地考慮對方的建議,什么也不要說。
◆當有人提出一個對你有幫助的建議的時候,千萬不要告訴對方你已經(jīng)知道了。說聲"謝謝",然后保持沉默。
這并不是一種語言練習。事實上,這些建議的美妙之處恰恰在于它們做起來非常簡單。
如果讓你在"變成一個好人"和"不再做個混蛋"之間選擇,你覺得哪個更容易?前者要求你采取大量的積極行動;而如果你選擇后者,則什么都不用做。
設想一下,你面前有個盒子。要想做個好人,你需要在盒子里堆滿各種微小的積極行為,你每天要用很多細微的行動來為自己樹立一個新的形象。你要用很長時間才能把盒子裝滿,而要想讓人們注意到盒子已經(jīng)滿了,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相反,"不再做個混蛋"則并不要求你有任何新的行動。你不必用任何東西來裝滿盒子,而只要把那些消極的東西倒出去就可以了。
在下面章節(jié)中,當你逐個了解這些人際關系問題并將它們跟自己的行為進行對照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我剛剛說過的這一點。你會發(fā)現(xiàn),糾正錯誤行為并不需要你進行大量練習,也不需要你有任何超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你只需要用一點點想像力來停止以往的某些行為就可以了。事實上,你什么都不用做。
最普遍的錯誤行為
在停止錯誤行為之前,我們首先必須找出那些最普遍的錯誤行為。
必須指出的是,這些都是一些非常具體的行為。
它們并不是技術(shù)上的問題,我對技術(shù)問題實在是無能為力。如果說你是一名棒球運動員,我是一名教練的話,我并不能教會你怎樣打出曲線球,那是擊球指導員的事。我只能告訴你該如何跟其他隊員配合,怎樣更好地完成比賽,而不是該怎么打球。
它們也不是一些不可改變的性格障礙。我并不是心理醫(yī)生,所以不可能通過一本書來達到那些必要的藥物治療的效果。如果你需要心理上的指導,不妨向醫(yī)生咨詢。
我們在這里要討論的是行為,是許多人身上每天都會發(fā)生的那些令人討厭的行為,那些只會極大地危害你職場生存的行為。它們并不會發(fā)生在真空當中,只有當人與人之間進行互動的時候,你才能體會到這些行為所帶來的影響。具體來說,這些行為包括:
1. 求勝欲太強: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不惜一切代價去打敗對方,無論這 樣做是否值得;
2. 太喜歡加分:不管有沒有必要,每次討論的時候總是要發(fā)表一番自己的見解;
3. 太喜歡點評:總要對別人的說法評論一番,把自己的標準強加于人;
4. 總是發(fā)表破壞性評論:總是為了讓自己的言語聽起來更深刻、更詼 諧而說出一些不必要的譏諷的話;
5. 喜歡用"不"、"但是"或"可是"來開頭:過多地使用否定式過渡 語,實際上是在告訴對方,"你錯了,我才是對的";
6. 告訴世界你有多聰明:總要告訴周圍的人你比他們想像的更聰明;
7. 亂發(fā)脾氣:經(jīng)常在憤怒的時候跟人溝通,把情緒上的波動作為一種 管理工具;
8. 否定別人或故作高深,比如"讓我來告訴你這樣做為什么不行":總要用自己的負面思維去影響周圍的人,即便是在毫無必要的時候;
9. 隱瞞信息:為了使自己占據(jù)一定的心理優(yōu)勢而拒絕與人分享信息;
10. 不懂得贊賞:不懂得表揚或激勵別人;
11. 喜歡搶功:總是高估自己在某項工作中的作用,這是最讓人厭惡的 一種惡習;
12. 喜歡找借口:總是把自己的壞習慣歸結(jié)為某種無法改變的原因,以此來為自己的行為開脫;
13. 把一切都歸咎于過去:總是把自己的失誤或缺點歸咎于以往的人或事,其實是在掩飾自己的過失;
14. 偏袒下屬:不能公正地對待自己周圍的人;
15. 拒絕道歉:拒絕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拒絕承認錯誤,不承認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了其他人;
16. 不懂得聆聽:對同事最不禮貌的一種表現(xiàn);
17. 不懂得感激:最缺乏禮貌的一種壞習慣;
18. 懲罰報信人:錯誤地攻擊那些本來想要幫助你的人;
19. 亂找替罪羊:總是把自己的過失推到其他人頭上;
20. 過于強調(diào)自我:把自己身上那些無法改正的缺點看成是一種美德,總是強調(diào)"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或許尼科洛·馬基雅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年,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政治活動家和歷史學家,著有著名的《君主論》,因支持"君主可以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擇手段"而飽受爭議。--譯者注)會把這些壞習慣看成是一種美德,并告訴人們該如何利用這些惡習來打敗對手。但我顯然不這么認為。在下面的章節(jié)當中,我將會對所有的惡習展開深入的分析,并告訴大家應該如何糾正這些惡習,進而把我們身邊的人變成自己的盟友。
必須承認的是,當我們把這些惡習一一列舉出來時,你還是會感到它們是極其可怕的;而當所有這些行為同時出現(xiàn)時,你很可能會感到一種巨大的恐怖。想想看,如果周圍的同事都有這些惡習,還有誰會想要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中工作呢?但事實上,我們每天都生活在這樣的環(huán)境當中。值得慶幸的是,這些惡習很少會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人身上。大多數(shù)情況下,它們都是分散出現(xiàn)的,可能你的某個朋友會表現(xiàn)出一兩個上文提到的惡習,而另外一個朋友則會表現(xiàn)出另外一兩個惡習,但你很少會看到某個人身上同時體現(xiàn)所有這些惡習。這一點的確讓人高興,因為它會讓我們的工作變得簡單很多。
更讓人高興的是,這些惡習大都非常容易克服。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舉個例子,要想克服"不懂得感激"的惡習,你只要記得經(jīng)常說"謝謝你"就可以了(這會有多難呢?);要想克服"不會道歉"的惡習,你只要記得經(jīng)常說"對不起,下次我會做得更好"就可以了;要想克服"懲罰報信人"的惡習,你只要想像一下,當自己處于類似情況時,你希望別人怎么對待你就可以了;要想糾正"不懂得聆聽"的缺點,你只要學會閉上嘴巴打開耳朵就可以了,等等。不過這些方法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并不容易。(要知道,簡單的事情不一定容易。)想必大多數(shù)人都已經(jīng)知道該怎么做了,它就像系鞋帶、騎自行車,或者其他類似的生活技巧那樣簡單??杉幢闳绱?,我們還是會對生活中可以用到這些技巧的機會視而不見,以致慢慢變得生疏。
仔細看看第50~51頁的列表,對照上面的內(nèi)容檢查一下自己。通常情況下,你不大可能(我希望如此)同時擁有所有這些壞習慣,你所擁有的壞習慣甚至不會超過6~8個,而且在這6~8個壞習慣當中,也并非都已經(jīng)嚴重到令人擔心的地步。有些習慣可能會表現(xiàn)得比其他習慣更加嚴重。如果在20個人當中只有一個人說你喜歡"借題發(fā)揮",那不妨暫且不去考慮這個問題;但如果20個人中有16個人說你有這個壞習慣,那你就要開始糾正了。
就這樣,對照清單,一點一點地把自己的壞習慣刪減到只剩下一兩個,然后你就知道該從哪里開始了。
地位越高,行為越糟
我之所以花那么多精力來研究成功人士的人際交往問題,主要是因為:一個人的社會地位越高,他的缺點就越會表現(xiàn)在行為上。
當一個人在某個組織中達到較高級別之后,他會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同事都能勝任自己的工作。他們都很聰明,都對自己的專業(yè)領域有著相當?shù)牧私狻1热缯f,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如何計算和閱讀財務報表、如何謹慎地處理財務問題,他就不可能坐到財務總監(jiān)的位置上。
正因為如此,對于任何一家公司的高層管理者來說,真正需要注意的是行為方面的問題。當其他方面都達到一定水平時,你的人際交往能力就會變得更加重要。事實上,即便是在其他方面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時,你的人際交往技能也會成為你職業(yè)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
試想一下,你愿意請一位什么樣的人擔任財務總監(jiān)呢?是一位會計水平不錯、很善于與公司外部的人打交道,同時又善于管理那些聰明的下屬的人,還是一位極為聰明、但不喜歡與外人來往,也不喜歡管理那些聰明的下屬的人?
毫無疑問,這個選擇并不難。那些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幾乎總是能成為職場的寵兒。之所以會這樣,部分原因在于他們知道該如何聘請到比自己更懂得財務的人,并且能夠成功地領導他們,而那些聰明的會計高手卻未必能做到這一點。
想想看,我們是怎樣看待其他成功人士的。我們很少會認為這些人是憑著他們的職業(yè)技能甚至智商而取得成功的。有時我們可能會說:"他們的確很聰明,但聰明并不是讓他們?nèi)〉贸晒Φ奈ㄒ灰蛩亍?quot;除了成功之外,必定還有其他原因。有時候,我們甚至不會考慮他們的工作能力。舉個例子,去醫(yī)院看病的時候,沒有人會懷疑醫(yī)生診斷的水平,我們總是會用其他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來評價他們:比如說他們在回答病人問題時是否耐心,向病人講述病情的方式,甚至他們(如果他們讓我們等了很長時間的話)是如何向我們道歉的。所有這些都不是在醫(yī)學院里能夠?qū)W到的。
我們幾乎總是會用這些行為標準來判斷那些成功人士,無論他是一位CEO還是一名下水管道承包商。
我們都是憑著自己過去的資歷來找到第一份工作的。但隨著我們在事業(yè)上變得越來越成功,這些特點就逐漸變得不再那么重要了,而另外一些更加微妙的特點的優(yōu)勢就會開始凸顯出來。
杰克·韋爾奇(Jack Welch)在化學工程領域拿到了博士學位,可在他供職于通用電氣的這30年時間里,他所遇到的問題根本和化學反應或塑料合成沒有任何關系。當他開始競選通用電氣CEO寶座的時候,董事會成員們所擔心的是他的行為問題。他為人過于魯莽,說話過于直白,而且不愿意忍受那些似乎并不是那么聰明的人,而這些東西都不是他在伊利諾伊大學(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化學工程實驗室里學到的。通用電氣董事會并不擔心杰克·韋爾奇能否給公司帶來利潤,他們擔心的是,這個家伙能不能當好CEO。
當人們問我那些經(jīng)過我培訓的管理者們是否真的能改進自己的行為時,我的回答是:隨著我們的職業(yè)生涯不斷向前發(fā)展,我們真正能夠改進的,只有自己的行為。
兩點告誡
第一,在本書當中,在我們逐個梳理那些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壞習慣時,我并不希望讀者認為我的客戶都是一些低俗的家伙。恰恰相反,他們都是一些非常優(yōu)秀的人,通常都是自己公司的高層主管??杀M管如此,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還是會受到一些壞習慣的影響。這些人要么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些壞習慣,要么就是沒有人提醒他們,或者是他們已經(jīng)意識到了,卻不愿意做出任何改變。
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因為你會時不時地感覺我似乎整天生活在地獄當中,身邊的人不是與周圍環(huán)境格格不入,就是混蛋或精神病患者??纯茨阒車哪切┏晒θ耸堪桑业目蛻舾麄儧]有什么區(qū)別。事實上,他們跟你也沒有什么不同,只是有一點:我的客戶們承認自己的確有一些壞習慣,并愿意努力改進自己。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在逐個討論這些壞習慣的時候,你可能會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就是這樣的,"你可能會自言自語,"我就是這個樣子的。可是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你很可能會在這個過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但你可能并不愿意承認這的確是個問題,而且你更不會愿意采取行動,改進自己的行為。
但即便你是一個特別開明、愿意不斷改進的人,我還是會覺得你的這種看法有些為時過早了,你還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
首先,我從來不相信人們可以正確地看清自己。人們不僅會過于高估自己的力量,還會夸大自己的缺點。他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在某些方面真的非常糟糕,而事實上他們只是表現(xiàn)一般罷了。當他們的表現(xiàn)可以達到C-的時候,他們總是會給自己F。換句話說,當他們感覺自己得了癌癥的時候,專業(yè)醫(yī)生的診斷結(jié)果很可能只是"肌肉痙攣"。所以,我建議你先不要急著進行自我診斷。
其次,更為重要的是,即便你的自我診斷是準確的,比如說你的確"經(jīng)常打斷別人",你也無法確定這個壞習慣是否已經(jīng)嚴重到了必須糾正的地步。畢竟,有時候自我感覺有失偏差的缺點對你的同事們來說可能只是一種性格特點,他們完全可以容忍。只要你的習慣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同事,或者說并沒有妨礙到你的工作,你也可以不必在意。
在第6章中,我們將討論哪些缺點才是最應該立即修正的,但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人際交往缺陷"的真正意義到底是什么?!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