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服裝行業(yè)往往會涉及身材體形的敏感話題。有時明明需要穿L號的顧客,卻固執(zhí)地說自己穿M號。這時,用間接的表達方式顯得非常有效,說,“這款服裝比通常的號碼小一號,所以顧客普遍選擇比平時大一號的衣服”。
●要讓顧客感到“物有所值”
實際上,即便消費者已經決定購買某奢侈品,但其內心深處仍有一些不安和疑惑。此時,附上一句能肯定商品價值的話,尤其重要。
還有一點,一定要叮囑有關商品使用時的注意事項(水洗、干洗、保管方法等),這樣還可以防止日后發(fā)生不必要的糾紛事件。
另外,再提供服飾搭配的技巧、不同季節(jié)的穿著技巧等知識。
與顧客保持適當距離
每個品牌店都有自己穩(wěn)定的顧客群體,這些顧客當中,有的幾乎每周都要光顧。為了穩(wěn)固這些顧客關系,也應注重店鋪布局的變化。即便最近沒有新品上市,也要精心打造出具有魅力的視覺效果,實現(xiàn)視覺上的新穎和動態(tài)變化,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顧客的消費欲望。
另外,不要忘記隨時表達對顧客的感激之情,感謝顧客對本店一如既往的支持??梢杂靡韵抡Z句來表達。
就算是經常光顧的常客,也絕不能像對待好友那樣隨便,這樣更容易引起重大失誤。即便顧客真把你當成自己的朋友,也千萬不能大意。要記住一點,顧客關系是永遠不會發(fā)生任何改變的。
“嗨,您來啦。今天也是購物?”等,這種似乎很親近的語氣是最要不得的。
事實上,顧客投訴最多的也是營業(yè)員這種熟不拘禮的態(tài)度。
這是發(fā)生在某一百貨店的事例。
據說和該店某營業(yè)員具有長達十年多交情的顧客,由于身體明顯發(fā)胖,使得該品牌的最大號也很難穿下。當時,這位顧客說“我想試一試這條裙子”,卻被該營業(yè)員一口拒絕,稱“您肯定穿不進去”。
雖然當時顧客只是呵呵一笑就回家了,但實際上她非常生氣。不久就給百貨店的客戶服務中心打了一個投訴電話,說“多年來,我最反感的就是這種服務態(tài)度”。
從營業(yè)員的角度來說,她原本是想以知心朋友的身份給一個建議,但我不得不說她這一舉動實在是太輕率了。
在人際關系中,應該保持什么樣的距離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關系雖然很親密,但也不能肆無忌憚地侵犯彼此的個人隱私;想要保持一定距離,卻容易被對方誤解為“為什么我們不能坦誠相待呢?”。
和顧客間的距離,亦是如此。
其中有些顧客是非常反感過于親密的接觸的,越想和她拉近距離,她卻退得越遠。在尚未建立一定信賴關系之前,大多數顧客都是想保持一定距離的。
雖然人與人之間應保持一個什么距離并沒有統(tǒng)一的硬性規(guī)定,但比較理想的是面對某商品并站在與顧客成90°的位置,兩個肩膀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45cm左右。
如果站在顧客的正面或斜對面,由于雙方的視線容易相碰,易造成對方的緊張。如果是成90°的位置的話,顧客也可以輕松自在地挑選商品。
但這種距離,會隨著與顧客之間的信賴程度的加深而縮短。
另外,如果是顧客所喜歡的那一類營業(yè)員的話,適當地縮短距離也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反而會認為你服務熱情、容易溝通。
相反,如果顧客對你的第一印象就不怎么樣的話,這種“熱情”和“善于溝通”,往往會變成“糾纏不休”和“毫不拘禮”。
即便是相同的距離,因顧客的不同,留給對方的印象也會完全不同。與顧客之間的最佳距離
顧客和營業(yè)員的肩膀之間的距離,
與顧客成90°,保持在45cm左右
從這一點我們也不難看出,高品質的顧客服務絕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的機械式服務。為了提供令顧客滿意的高品質服務,我們必須仔細觀察顧客的一舉一動,要始終與之保持最佳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