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米德爾霍夫
2002年7月以讓馬里耶?梅西爾的離職開始,以他的好朋友和支持者托馬斯?米德爾霍夫辭去德國媒體巨頭貝塔斯曼集團總裁而結束。重新來看一下當初任命米德爾霍夫擔任德國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公司總裁的理由。馬休?卡尼辛內(nèi)基(Matthew Karnitschnig) 和尼爾?鮑德(Neal Boudette)在《華爾街日報》中寫道[20]:1997年時,沒有任何人對任命托馬斯?米德爾霍夫為貝塔斯曼集團的總裁有異議。44歲的米德爾霍夫先生的工作能力能夠勝任這個職位,并且似乎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這個德國媒體巨頭力圖達到的本質——在堅持公司引以為豪的傳統(tǒng)業(yè)務的基礎上進行高瞻遠矚的發(fā)展?!督鹑跁r報》對2002年7月28日米德爾霍夫突然辭職的原因進行了分析[21]:據(jù)說公司的控股股東德國莫恩(Mohn)家族及其掌門人萊因哈德?莫恩(Reinhard Mohn),還有它的慈善機構投資者已經(jīng)不再對米德爾霍夫先生抱有幻想了。他曾經(jīng)表達過自己想將德國公司變?yōu)榭缭酱笪餮蟮某壝襟w公司的野心。但監(jiān)事會和莫恩家族已經(jīng)對這位高管失去了耐心,公司內(nèi)部也認為他已經(jīng)漸漸地與公司不相容了。為什么米德爾霍夫四年前似乎表現(xiàn)得很好,最終卻表現(xiàn)得與公司不相容而離開呢?要想理解這個問題,就必須要了解一些貝塔斯曼集團的背景知識。這個公司于1835年在德國北部小鎮(zhèn)居特斯洛(G tersloh)由印刷工人卡爾?貝塔斯曼(Carl Bertelsmann)創(chuàng)建。貝塔斯曼的第一本書是《基督教圣歌與贊美詩集》。他用他的出版計劃來支持明登拉文斯堡(Minden Ravensberg)的新教徒大覺醒運動。他也出版一些普通教育書籍和兩份報紙。其中《威斯特伐利亞新教徒月刊》成為覺醒運動中最重要的期刊。這份期刊一直出版到1929年。從一開始,卡爾?貝塔斯曼便很自然地關注并參與社會活動:身為居特斯洛教會會長和市政委員的卡爾?貝塔斯曼在社會活動中非常活躍,他組織社區(qū)福利事業(yè),并捐助成立了Evangelisch Stiftisches高級中學(當?shù)氐男陆掏街袑W)。[22]
自從建立以來,貝塔斯曼公司就堅持將公司經(jīng)營與虔誠的基督教信仰保持協(xié)調一致。今天萊因哈德?莫恩將這種信念變得更人格化了。他是卡爾?貝塔斯曼的曾孫,他使得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重新發(fā)展起來。[23]公司成立后若干年,貝塔斯曼家族由于它的社會良知贏得了社會的尊敬。到19世紀末,公司已經(jīng)成為德國最早提供公司退休金和殘疾基金的公司之一。后來,貝塔斯曼又引入了帶薪休假和其他一些福利。[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