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解二:領導力等于影響力
這是對于領導力的最煽情的誤解。太多的人把領導力等同于影響力,進而把影響力等同于影響和溝通技能。影響和溝通技能,如果不以誠信為基礎,就是忽悠。真正理解影響力的人都會懂得,影響力不是口才,不是溝通能力,不是說服技巧,也不是激勵手段。
一位美國的領導力專家認為,美國的金融危機就是領導人濫用影響力的結果。影響力不僅不是領導力的本質,也不是領導人成功的標志。一方面,我們見過太多善于嘩眾取寵而一事無成的領導人;另一方面,我們也見過太多不善言談卻力挽狂瀾的領導人。希特勒可謂追隨者眾,但他曾將德國人民引向何處?
誤解三:領導力等于執(zhí)行力
這是對于領導力的最急功近利的誤解。很多企業(yè)家對成功的解釋是自己戰(zhàn)略英明,對失敗的解釋是手下管理團隊“執(zhí)行不力”。所以,“執(zhí)行力”一時間成了炙手可熱的時髦語。目前的執(zhí)行力課程,真正講執(zhí)行力的,強調的是服從、沒有借口、高壓,以及項目管理工具。真正講得好的,講的卻不是本來意義上的執(zhí)行力,而是戰(zhàn)略思維、決斷力和感召力。領導力的實質,不是執(zhí)行力。在很多情況下,有戰(zhàn)略思維的領導者選擇的不是“執(zhí)行”,而是“不執(zhí)行”。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p>
誤解四:領導力等于N個好習慣
這是對于領導力的最完美主義的誤解。漢語詞典里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褒義詞中,恐怕有成百上千個都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優(yōu)秀的領導人。領導力難道就是眾多個人優(yōu)秀品質的總和嗎?我認為不是。偉大的企業(yè)領導人一定有極少數共性,盡管他們有各自的缺點。這些共性就是領導力的核心,而其他品質,都是可有可無的。減少領導力要素的數量,像《孫子兵法》為將領制定的標準那樣,只有五個字,“智、信、仁、勇、嚴”,可以使人更好地理解領導力的本質,更有助于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領導人才。
誤解五:領導力等于情商
這是對于領導力的最庸俗的誤解。情商是一個龐雜的、不科學的概念。這一點,已經成為眾多心理學家的共識。把領導力等同于情商,就等于把領導力庸俗化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說一個人情商高,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大多會是一個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的人物形象,這顯然與我們希望的領導人原型相差甚遠。
想一想那些偉大的領導人,圣雄甘地、丘吉爾、林肯等,再試著判斷一下他們情商的高低,你一定會感到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