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東漢末年交州的州治遷往番禺后,梧州雖有所沉寂黯淡,但因為是西江水系條條江河向東的匯集地,仍能維系著水運樞紐的地位。
宋代,尤其是南宋,廣西余糧即假道西江,運往廣州并轉輸浙閩等地;廣東沿海所產(chǎn)鹽斤,大多亦由西江轉運到廣西各地。梧州就是其中的轉運口岸和集散地。
宋代廣南西路鹽場多在廣東沿海各地,其所產(chǎn)鹽斤大多由海船集運至廣州,然后用內(nèi)河船只經(jīng)西江轉運到梧州集散各地。據(jù)《嶺外代答》,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奉議郎胡廷直奉使嶺南,詳議鹽法,將官賣恢復為商賣。以一年計,商賣鹽斤的數(shù)量,廣東達9萬籮,廣西可達6萬籮。不算廣東轉輸廣西部分,以廣西年6萬籮計算,每籮100斤,總重量就達3000噸。以當時的內(nèi)河運輸條件,這一運量相當可觀了。
水運興旺推動港市繁榮,水運樞紐的功能讓梧州的地位再度凸顯。
從明洪武元年(1368年)起,梧州開始設府。一百年后,明憲宗在梧州創(chuàng)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總督府,節(jié)制兩廣。
明代,梧州府是廣西糧食的主要產(chǎn)地之一,糧食產(chǎn)量僅次于桂州府,在廣西居第二位,明天順年間(1457—1464)糧食年產(chǎn)量達10萬石。當時福建的糧食不足,需從廣東調(diào)劑,而廣東的糧食又大多依靠廣西,廣西米糧都是抵廣東肇慶后再轉運,明萬歷四年(1576年),朝廷還專門在肇慶城東西兩邊江岸設黃廠(稅所),征收往來西江船只的商品稅;清代,廣西的糧食更是較廣東充足。
于是,梧州便成為明清廣西谷米運往廣東的必經(jīng)之路,“西江糧道”的地位自宋以來再度上升。
清乾隆年間(1736—1795),梧州糧食集市每月起運一批,河面船舶經(jīng)常保持在100余艘,每艘船可裝糧食1萬斤左右。
食鹽也是梧州港轉運的大宗貨物之一。食鹽多從廣東運至梧州再轉廣西各地。明景泰三年(1452年),梧州港設鹽廠以征收“上下水客商鹽稅”。明成化六年(1470年),專設文官一員,以加強鹽政管理,“榷鹽木儲貨,以充軍備”。清雍正十年(1732年),驛鹽道耿麟奇考慮到食鹽銷售量日益增加,決定將鹽包運到梧州儲備,并新建鹽倉30間,以適應市場需要。清乾隆元年(1736年),兩廣總督甄鄂提出在梧州增貯食鹽1萬包,作為接濟各埠之用。清乾隆三年(1738年)在梧州又新建鹽倉37間。明清兩代,鹽運一直不衰,對港埠建設、航運發(fā)展均起到一定作用。
“西米東鹽”是梧州在明清時期航運的一大特點。米從今天的貴港、桂平等地運進,鹽從廣東運來。此外,木材從柳州運來,皮毛獸骨等山貨,大多從云貴和百色、南寧等地運來。梧州作為明清時期桂東南第一大貨物集散港埠,各種各樣木筏倉庫相繼出現(xiàn),商旅過往甚多,舟楫往來一片繁忙,為梧州發(fā)展成為近代貿(mào)易口岸奠定了基礎。